首页 信息公开 专项扶贫 行业扶贫 社会扶贫 老区建设 机关建设 统计监测 调查研究 互动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县区快讯
 
杨景平和他的精准扶贫小分队
日期:2018-02-01 15:04:08

  1月6日,站在自家的羊圈旁边,看着咩咩直叫唤的小羊羔,东宝区仙居乡发旺村3组贫困户杨光兴开心地笑了。

  老杨老伴患有直肠癌等疾病,几年来治病花去了60多万元。终因多种疾病缠身,在欠下10多万元的债务后,老伴还是撒手人寰。老杨也成了当地典型的因病致贫户。

  老伴生病期间,区人大代表、村支书杨景平多次上门探望,没少想办法帮助解决困难。如今,帮助老杨还清债务、尽快走出贫困也一直记在杨景平的心间。

  好在老杨家单家独户,田多山林多,房前屋后坡地适合养羊、喂猪,发展多种经营。养羊、喂猪对体力要求不高,养殖一年即可上市销售,杨景平决定帮老杨发展多种经营。

  在杨景平的帮扶下,今年老杨养了6只羊,喂了4头猪,种了1亩地玄参和7亩地的青贮玉米。一年下来,可收入2万多元。

  说起杨光兴一家的变化,当地村民们都说,如果没有杨景平和他的扶贫小分队帮助,杨光兴家依然还在贫困线上挣扎。

  在杨景平和他的扶贫小分队扶持下,当地农户摆脱贫困的又何止杨光兴一家?

  两年前,发旺村1组贫困户杨井权和老杨一样,还戴着“贫困户”的帽子,每年为5000多元的医药费用而发愁。

  2016年,市香龙山牧业有限公司推行青贮玉米订单种植。杨景平动员他水改旱,杨井权决定试一试。

  杨井权有7亩地,油菜收获后,他从市香龙山牧业有限公司领来种子,仅仅过了80天,该公司就通知,玉米可以收割卖给公司了。杨井权说,当时玉米刚灌浆,一亩地玉米和秸秆一共收了5000公斤左右,每亩收益1600元。

  “作为人大代表,我不能辜负老百姓的期望。”杨景平说,选区贫困村、贫困户情况怎么样?他们致贫的原因是什么?他们有没有脱贫的产业?脱贫政策在各村落实得怎么样?他们什么时候能够脱贫?他们在脱贫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和问题?这些都是萦绕在他心头的问题。

  “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以来,杨景平又忙活了许多。

  除了区乡人大代表、发旺村党支部书记职务外,杨景平还是仙居乡第二代表小组第四活动小分队负责人。2017年6月下旬,杨景平带领小分队8名人大代表,走访华新、何家、盐井3个村,对69户贫困户逐户调查,收集原始意见建议41条。在杨景平和扶贫小分队的共同努力下,这些涉及贫困户项目发展手续难、行路难、用水难、通讯难、产业发展难等问题都得到了及时解决。

  人大代表不仅仅只是监督员,更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

  仙居乡发旺、小河、福星、矿山、促联、珍珠6个村,地处荆门市西北角,仙居南北河水库坐落其间,山峦叠翠,湖光山色,境内尚存有仙居寺、塔林、樊王寨、捉马洞等遗址。

  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受位置偏僻、人均耕地不足、年轻劳力外流等因素制约,再加上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单一等多种因素,农民缺少稳定收入,每个村里依然还有不少贫困户。

  6个村山高沟窄,地广人稀,仅有的耕地大都属于旱地,只能适合种植玉米等传统作物,自耕自给的传统农业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杨景平和他的扶贫小分队联系的片区绝对贫困人口相对较多,而且这些贫困户缺资金缺技术缺产业,短期内无法实现脱贫目标。村民要摆脱贫困,必须因地制宜,靠山吃山,找到致富“金钥匙”。为此,杨景平和他的扶贫小分队大胆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造血式”扶贫路径。

  一是推行“企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荆门市香龙山牧业有限公司是杨景平两年前引进到发旺村的一家湖羊养殖企业。当初引进这家企业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家企业建立“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增收。2017年,该公司与周边6个村400多个贫农户签订玉米秸秆种植订单700吨,面积达1200亩,每亩为农户增收500元。推行秸秆青贮订单种植,让贫困户在家门口找到脱贫路。2017年6月,企业收购农户种植的玉米秆青饲料,几十辆拖拉机沿着蜿蜒的山路排起长队,全村群众集体出动维护交通秩序,这场景令公司经理朱大新无比感动。

  二是推行“育肥回购、股金分红、公益分红、种养互补”模式。在肉羊养殖过程中,因缺乏养殖技术,不少贫困户的养殖效益并不高。发现这个问题后,杨景平与香龙山牧业有限公司商定,实施“育肥回购、股金分红、公益分红、种养互补”新模式,免费为23户无劳动力的精准贫困户提供115只肉羊认领寄养,年底以每只不低于400元的利润分红,每户年增收2000元以上;采取“5+1+2”模式(每户领取母羊5只、公种羊1只、饲料2吨)免费为有养殖能力的26户精准贫困户提供130只母羊、26只公种羊、52吨饲料,羊羔满月后公司按每只300元的价格回收,每户年增收6000元以上。

  三是通过大户带动的模式。针对有发展能力、缺技术的贫困户,依托各类扶贫优惠政策,帮助大户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加入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实行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解决了贫困户无种植养殖技术发展不起来、产品无销路等问题。雷竹种植的经济效益很好,一亩大约能有2万元的产值。杨景平和他的扶贫小分队力促雷竹种植大户范平用800元一亩的价格,将促联村270亩地流转过来发展雷竹种植。村集体将40万元扶贫产业发展基金入股合作社,每年年底由合作社拿出盈利进行分红,分红金的70%分给贫困户,余下的留作村集体发展资金。雷竹种植需要大量人工,合作社优先聘用贫困户,3组贫困户罗长生夫妇俩都在合作社打工,每人每天可得70元工钱。目前,合作社计划将种植基地扩大到2000亩,吸纳有意向的贫困户为社员,由合作社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等服务;在雷竹获得明显的收益后,将种植基地返租给贫困村民种植。

  杨景平和他的扶贫小分队不但促成了公司与贫困农户结亲,而且也与结对帮扶贫困家庭结成亲戚,不仅每年争取资金为其解决生活困难,扶持其发展生产,还坚持上门为贫困户家庭的农业生产、香菇、中药材、肉羊养殖进行技术指导,帮助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目前,杨景平和他的扶贫小分队联系的片区贫困户由2014年的214户693人减少到2017年的75户206人。(刘洋王国银)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 1024X768分辨率  Copyright 2012-2015
版权所有:荆门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邮编:448000 电话:0724-68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