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公开 专项扶贫 行业扶贫 社会扶贫 老区建设 机关建设 统计监测 调查研究 互动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扶贫
 
荆门残疾青年创业:用金丝草“编织”金色未来
日期:2018-05-17 11:06:21
 

“作为残疾人我是不幸的,但我有不离不弃的亲人们,还有支持和帮助我创业的政府干部,我还得继续努力。”初见潘晓冬,他便说了这样一番话。

4月25日,记者随市残疾人就业监督管理处工作人员一同前往马河镇铁坪村,探访残疾青年潘晓冬的创业故事。

潘晓冬于1985年出生,因为先天性视力弱视,换了两侧的眼角膜视力依然低于正常人。就是这样的一位青年,用毫不起眼的金丝草“编”出了一条致富路。

金丝草,常被叫作“扫帚秧”,长于河边、墙隙、山坡和潮湿田圩,对气候、土壤要求不高,用它扎成的扫帚颇受欢迎。

当日10时许,记者一行来到铁坪村时,潘晓冬正在基地里下苗子。谈及自己的创业故事,他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早些年时,潘晓冬在外面当厨师,后来承包食堂,渐渐认识了很多人。一个偶然机会,听别人说种“扫帚秧”效益不错,加上爷爷有编扫帚的经验,他便想转行。

2010年,潘晓冬回到老家团林铺镇,让爷爷传授种植金丝草和加工扫帚的工艺。

2013年,他首次在团林铺镇代店村流转70亩土地,从渐江省龙游县引进金丝草种籽,开始规模化种植。 “那一年,我们收获的金丝草扎出了7万把扫帚,平均每把成交价格在四五元。效益还是很不错的。”潘晓冬笑言。

看到效益好,第二年,潘晓冬便成立了保洁用品厂,并流转更多的土地,扩大种植规模。目前,位于团林铺镇代店村的金丝草种植基地已有超200亩的面积了。

听说东宝区马河镇政府在招商引资,而马河镇铁坪村的土地连片,很适合金丝草种植,潘晓冬便积极对接,于2016年开始在马河进行规模化种植。当时,他流转了铁坪村400亩地。2016年金丝草丰收时,一亩地所产金丝草可扎扫帚1700把。随后,他又继续扩大规模,到目前为止,他已有了17亩的育苗基地和500亩的种植基地。

基地的加工厂房里,堆了满满的原材料和成品。记者看到,三五个工人正聚在一起认真扎着扫帚。

69岁的大爷曹帮发介绍,现在他的土地流转给了潘晓冬的金丝草种植基地,闲暇时便来帮着扎扫帚,挣点生活费。“扎好一把扫帚,我能得五角,遇到活多的时候,我一天能扎近百把扫帚。”

虽然销量很好,但潘晓冬并不满意,他期望继续做大做强金丝草产业,后期计划在两年内将种植规模扩大至2000亩,争取把产业做出特色。(胡于梅 王冠 文/图)


 

备案号:鄂ICP备05016447号-1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103号 网站标识码:4208000004
主办:荆门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邮编:448000 电话:0724-6801705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