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以来,全国、全省和全市扶贫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各级扶贫开发十年纲要相继发布。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成为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要指导原则。荆门市属插花贫困地区,全市拥有贫困人口31.97万人,贫困发生率16.9%。国家、省扶贫政策调整为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后,大量专项扶持政策向国家和省定的连片特困区域倾斜,插花贫困地区日益成为扶贫专项政策的边缘地带。新十年,我市省定老区、贫困乡(镇)仅20个,纳入整村推进村仅200个。一方面,是政策资源不足;另一方面,是扶贫攻坚任务繁重。完成新一轮扶贫开发任务,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减少依赖,勇于担当,不等不靠,调整思路,创新方法,整合资源,聚合能量,从构建扶贫开发“大格局”着手,推进扶贫事业发展,创出一条插花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新路子。
一、推进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有机结合,锁定扶贫开发主战场
新时期扶贫开发已由消除绝对贫困进入巩固温饱成果,缩小发展差距新阶段。这是国家对扶贫攻坚阶段性判断,也是荆门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现状。根据这一阶段性判断,国家更加重视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在全国确定了十四个连片集中特困地区,湖北也在全省确定了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埠山四大片区作为主战场。荆门虽然不在省、国家区域发展重点片区范围,但贫困人口呈区域性集中连片的特征十分明显。据资料显示,2011年,农民人均年收入低于6000元(同期荆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248元)的266个村,集中分布在五大区域,分别是:大洪山片区41个村,涉及客店、绿林、杨集等乡(镇),特点是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滞后,农民素质偏低;荆山片区47个村,涉及栗溪、仙居、马河、胡集等乡(镇),特点与大洪山类似;汉江沿岸地区99个村,涉及丰乐、胡集、磷矿、文集、石牌、柴湖、旧口等乡(镇),特点是人均耕地少,产品比较单一,生产条件差,加之长期以来未纳入重点扶持,因灾致贫,因病返贫人口比例越来越高,已成为低收入村分布最多的区域之一;荆南丘陵片区56个村,涉及团林、曾集、官当等乡(镇),该片区虽然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人均耕地较多,但由于山林水面等其它资源不多,农民局限于粮油种植,收入门路单一,在新的形势下一部分农民成为相对贫困对象;漳河片区23个村,其特点与一般片区相似。这些贫困人口的区域性分布特征要求我们在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转变思路,创新方法,在继续推进以乡(镇)为单位的连片开发、抓好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同时,把主战场锁定在连片集中贫困区域,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攻坚。
第一、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工作机制。按照“市级指导、片区所在县市区负总责、乡(镇)抓落实”的总体要求,建立责任体系。具体是:荆门市成立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负责五大片区扶贫攻坚战的组织领导、重要政策制订及其它重大事项的决定。实行一个市级领导、一个行业牵头部门、若干行业参与,部门、片区所在县市区党委、政府参加的片区指导专班,制订规划,组织协调,整体推进。建立片区扶贫攻坚考核办法,对片区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目标考核。建立联席会议、统计报表、情况通报等各项制度,有序推进片区扶贫攻坚。
第二,注重规划引领,明确主攻方向。片区责任单位要在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的基础上,提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中长期规划。规划应当体现区域发展特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如大洪山片区瞄准绿色生态旅游区、荆山片区瞄准红色旅游区、汉江沿岸片区瞄准生态农业示范带、荆南丘陵片区瞄准“两化”实验区或中国农谷示范区来定位,从而使扶贫攻坚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动力。
第三,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讲求实效。围绕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统筹规划各片区发展战略,分期启动,打“歼灭战”,用5—10年时间实现片区彻底脱贫,持久发展。
二、推进行业发展政策与扶贫专项政策深度整合,构建行业部门扶贫新机制
上个十年,行业扶贫是荆门扶贫攻坚的重要经验,全市采取对口帮扶等各项措施,整合行业资金达到2.89亿元,使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按照构建大扶贫格局的要求,反思行业扶贫,也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产业发展政策与扶贫专项政策脱节,致使行业扶贫重点不突出,瞄准度不高,社会感受度低;行业扶贫责任体系不健全,形不成合力,行业扶贫工作目标任务模糊,有要求,无督办,不可考。一句话,没有建立行业扶贫长效机制。构建大扶贫格局,行业扶贫应当走向前台。
(一)尽快构建行业扶贫责任体系。承担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都应当是扶贫责任主体。《荆门市农村扶贫纲要(2011-2020)》在明确新一轮扶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同时,已将任务分解到56个市直部门,并要求各相关行业制订行业扶贫规划,落实行业扶贫措施。在新一轮扶贫攻坚中,可以将56个部门作为责任主体,以形成党政主要领导、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56个市直部门组成的行业扶贫责任体系。各县市区比照市级形成各自的行业扶贫责任体系,真正使行业扶贫落到实处。
(二)尽快构建行业扶贫督办考核体系。责任体系建立后,如果不可考、不可督,也是形同虚设。当务之急,一是明确“督考”主体。市“两办”督查室将行业扶贫工作纳入督办重点,市目标办将行业扶贫纳入共性目标考核,扶贫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职能建设,承担起督查、考核的日常工作。二是明确督考重点。可从三个方面考虑:组织领导。看是否有规划、有措施、有研究;扶贫业绩。看是否利用行业政策扶持重点片区,重点乡(镇)、重点村、重点户以及扶持的成效;工作创新。看是否研究新问题、突破新难题、创造新思路。三是明确考核结果的运用。行业扶贫应与评先表模,干部任用紧密挂钩,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三)尽快构建资源整合平台。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资源整合平台,集中“三农”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行业扶持政策及其它有关方面政策,瞄准五大片区,重点乡(镇)、整村推进村、贫困户四个层次,集中力量办大事,使投资效益最大化。
三、推进政府扶贫与社会扶贫协力同步,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成为扶贫主体
大扶贫格局下,专项扶贫、行业扶贫说到底是政府扶贫。政府扶贫与社会扶贫就像两条腿。现在的问题是政府扶贫这条腿长,社会扶贫腿短,支撑不起扶贫大格局。尤其在荆门这样的插花贫困地区,扶贫政策边缘化,地方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把社会扶贫这条腿加粗延长尤显紧迫。而加大社会扶贫力度,最值得关注,也是最具潜力的就是各类市场主体。
(一)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推进村企、镇企共建。荆门区域范围内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6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50家。分布在各县市区。其中京山县52家,沙洋县45家,钟祥市57家,东宝区16家,掇刀区13家,屈家岭13家。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以农业资源为原料,以农村、农民为依托,在回馈农民中也可发展壮大自身,理所当然地可以引导和鼓励他们成为扶贫主体。按照互利双赢的原则,可考虑三种模式:①基地带动模式。鼓励企业在片区,重点镇、村建原料基地,并与村级合作组织对接,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格局。②“两转”带动模式。鼓励企业在贫困村流转土地,集约经营,富余劳动力通过培训,转移吸收到企业工作,达到永久脱贫。③产业扶持模式。运用企业资金、信息、市场优势,放大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在贫困地区兴办企业,培植优势产业,实现共同发展。
(二)实施“回归创业”计划,引导贫困地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在这方面钟祥市等地方有很好的探索。如柴湖镇红州村、吴营村近年都有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发展养殖,蔬菜产业。但总体上讲,回归创业仍然处于自发阶段,各级政府应加大动员力度,形成声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回归创业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加大宣传和激励力度,使回归创业成为一种美德追求。多措并举,汇聚本土创业精英,使之成为新一轮扶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三)加强合作组织建设,探索市场,引领扶贫工作的新机制。全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2469家,社员16.5万人。并呈现多行业、宽领域、跨区域的发展态势,是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新型市场主体,可以成为扶贫工作的重要依托。为此,在整村推进、扶贫到户、专项扶贫中,要十分重视发挥合作组织的作用,用好合作组织这个平台。对贫困地区合作组织,研究制定必要的扶持政策,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考虑扶贫到户资金,各类保障资金入股合作经济组织,实现贫困地区和人口根本性、长久脱贫。